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首次提出“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10月13日上午,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孙颖副教授在南主楼B103,为经济学院金融与投资专业毕业班的160多名学生,做了一场题为“心理账户:钱与钱不一样?”的前沿讲座。
孙颖老师从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塞勒谈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塞勒的主要研究成就,在公平问题上,塞勒给出的答案是消费者经常会从价格比较中提取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交易效用,并与自己的消费偏好相结合从而得到相应的公平标准。事实上,相对于吃亏本身来说,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这种“伤害”是否会加强另一方的有利地位。接着孙颖老师又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塞勒的著作《错误的行为》,塞勒认为心理账户的核心就是自我控制,它假定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也会在心里记账。消费者在不同来源收入下的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不同,这就是他的心理账户和储蓄理论。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紧随时代前沿,关注经济学领域世界顶级荣誉和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了解到了经济学领域最新的成果。